★ 评价某件事的标准模板(常见于某吧、某乎),全文如下:
正确的,直接的,中肯的,雅致的,客观的,完整的,立体的,全面的,辩证的,形而上学的,雅俗共赏的,一针见血的,直击要害的。
☆ 反向用法全文:
错误的,间接的,虚假的,庸俗的,主观的,残缺的,平面的,片面的,孤立的,辩证法的,雅俗之分的,离题万里的,不痛不痒的。
小明星


分享

收藏

评论

赞
发表评论




相关的梗
广告
政治正确
原指行为符合现行政治政策(不一定符合道德准则),也指态度公正,避免冒犯或歧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。
现用途广泛,不仅局限于弱势群体,也可指其他符合当下大众倾向的三观及立场,如“同性恋合法化”“(猫狗)领养代替购买”

BJM


广告
儿时不懂语中意,此时已是话中人
小时候不懂长辈们说的话有什么含义,现在自己长大了,亲身经历这一切时忽然明白了。
(就像小时候跟妈妈回家看望姥姥,临走时妈妈总说“再等等”,一等就等到天黑。自己长大了才发现,这是许久不能见的亲人离别时的不舍,因为自己感到了这种不舍。)
原为“初闻不知曲中意,再听已是曲中人”,出自2017年刘若英(《后来》演唱者)演唱会后的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,全文诗行,“初闻不知曲中意,再闻已是曲中人。既然已是曲中人,何必再听曲中曲……”劝人有些道理后来才明白,但不必遗憾。
变体如:
儿时不懂画中意,再看已是画中人
等。
都说了不是小宽啦


